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1年第19期报道:宏微之间——冶金考古三例

  • 赵思研
  • 创建时间: 2021-11-26
  • 615

20211125日下午2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第19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教学楼S202举行。清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罗武干副教授应邀主讲,题目是“宏微之间——冶金考古三例”,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报告针对冶金考古的研究方法与问题,冶金起源与发展,青铜器产地与矿源等内容进行了介绍。冶金考古研究中,常常利用金相显微分析等方法来揭示古代金属器的制作技术、加工工艺,罗老师的报告从考古类型学、文化因素分析及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入手,探索古代金属器的产源等问题,进而剖析冶金技术对中华文明起源及中国古代社会的巩固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基于汉代铜鼎这一案例,罗老师首先介绍了关于铜鼎的金相分析其锻造工艺是热锻还是冷锻后退火在学界长期存在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罗老师讲述了他模仿古代技术进行的模拟实验和金相分析过程,以及由此发现热锻冷锻不同的金相特征,并谈到人类首次采取的工艺是无意之下的冷锻还是有意为之的热锻,对研究古代金属非常重要。

之后,罗老师讲授了冶金起源方面的研究。关于这一问题,单一起源观点认为是由一起源然后传播到其他地方,自然铜公元前7000年前后发源于近东地区,公元前5000又发现砷铜但是,随着在其他远离近东的地区发现铜,单一起源说很有可能被推翻

中国在考古中出土了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7000黄铜,但这一发现很快遭到质疑,因为制造黄铜是一个困难的过程其中的锌容易挥发,在冷凝装置出现之前很难获得。为了证明出土金属确为黄铜,罗老师再一次介绍了模拟实验,以期证明出产黄铜并不需要锌,而是冶炼了含锌的铜黄铜出土的意义在于,它不同于公元前5000年近东的砷铜,是反对单一起源典型案例。但是针对冶金起源的观点,罗老师没有给一个定论,而是强调留出“科研的空间”,单、多、多中心等都存在可能

此外,罗老师还针对砷铜传入中国之路以及青铜器产地与矿源的异同等话题进行了讨论。罗老师关注了国内外铅同位素的研究前沿针对春秋时期展开研究,基于此得出一些周代产资源管理的结论——从资源集中管控到拥有独自采矿的权力以此制作自己的祭祀铜器。这些结论体现出冶金考古对于考察古代历史、文明、社会的意义关于未来研究重点,罗老师提供了以下几个方向:西北铜器研究、利用冶金考古研究西南巴蜀文化三星堆锌同位素的进一步研究

  在提问环节,有同学问到青铜器研究是否会青铜器保护产生负面影响。罗老师的回答是,研究使用的多是掘过程中的残片碎片,另外关于取样的问题目前正在开发无损研究方法,而正是考古研究令文物价值最大化。

【图文/郭晓雯】

【主讲人简介】

罗武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1年获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20152016在美国访问交流一年。主要从事冶金考古、海洋出水陶瓷器保护等。目前在ArchaeometryJASJCHAAS等期刊发表论文48篇,其中SSCI/SCI/A&HCI论文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