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1年第16期报道:图像与指称

  • 赵思研
  • 创建时间: 2021-11-17
  • 819

2021年11月5日下午一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第16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玉泉路校区教一阶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朱锐教授应邀主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朱锐教授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他的主要论点——认知世界是图像(image)的世界,人脑是一个图像装置,甚至世界本身也许就是某种图像。作为朱老师近年来着重研究的图像心灵学的主要观点,上述观点已经得到了诸多实证科学在较高层面上的证明。当然,朱老师也承认,它确实与人们对认知的通常看法存在本质的不同。因此,非常有必要首先对“图像”一词的含义做一梳理,以澄清在何种意义上,人脑可以认为是一个图像装置。图像心灵论中的“图像”,取的是广义的“图像”概念。它与传统认识论中的感觉印象、表象、表征等词是同一类概念,它们之间是“家族相似”的。更为重要的是,图像概念还是这些概念的基础和核心,在认知意义上具有一般性。

朱老师指出,正是因为图像在认知意义上的一般性,使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图像”这一概念——它不是人类心灵的诸多表征对象中的一种,而是相反,图像恰恰是心灵能够实现表征的基础。随后,朱老师举例论证了他的这一观点。比如,他认为在传统的认识论中,无论是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中涉及的认知概念和过程,均可以从图像的视角做出诠释。例如,图像可以是某种对自身之外的所指的表征,也可以是某种对“相似性”的描摹等,并且这都是一种传统的关于图像的观点。

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对“图像”一词的传统理解似乎充满了一种“给予的神话”,即认为图像是由事物“给予”人类的关于其自身的“影子”,但是根据图像心灵论,图像则是被人类自身创造和建构的。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一个“制作”图像的过程。在 “给予的神话”所表达的传统观点中,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分别持有“图像嗜好”和“图像恐惧”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二者构成了关于“嗜好”和“恐惧”的悖论。朱老师认为,“从根本上看,这代表着由来已久的人类思维二元、人类自我意识中夹杂的羞耻和自我厌恶,以及不可避免的自我否定、自由和独立之精神”。

  图像心灵学则打破了这种认知二元的隐秘倾向,以全新的形式确立一种崭新的认知一元论。其中有两点尤为具有颠覆性:第一,图像的本质是互动,而不是相似性;第二,心灵是图像空间的发生。互动是在地图中的互动,脑的实质,就是一种地图装置,并且,这不是一个隐喻。这里的“地图”即指感知-运动皮质神经元激活模式,它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维度的地图。地图追踪机体与环境的互动。因此,在“图像是对地图的感知”这一意义上,图像首先是地图。用Damasio的话来说,脑的智能就是一种地图智能(cartographic intelligence)。它包含了三个重要部分:第一,脑的结构特征决定它是很好的制图装置;第二,制图是生命维持不可或缺的基础;第三,地图在认知活动中呈现为物与机体的图像,并且认知活动正是靠这些图像的分离和组合而完成。

那么在“地图智能”中,脑是如何建立信息的呢?朱老师结合生活经验与相关神经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等,论证了这一理论机制的可靠性。例如,通过人们对观察自然景物时的直观感受和具体情境,来说明“感知地图首先追踪视野中的边缘和轮廓,即光阵变化的关键区域”和“生命体感知是在问题语境下通过降维处理来赋予信息突出”等机制。以“降维”为论述背景,朱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抽象派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毕加索等人的绘画作品。他们正是以超人的感知力和创造力捕捉降维的“图像”之本质和特征,以艺术家独有的方式为这个世界的空间和特征“降维”。其实,大多数的人们都隐约察觉到了图像的“降维”是具有某种“本质”上的意义的,但苦于无法清晰地将其表达出来。然而,艺术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却近乎完美的将这些“降维”元素捕捉、呈现出来。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们感叹其洞察力之深邃,由衷赞美艺术家对于本质的领悟能力。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确信, “艺术寻找本质”。

总而言之,在基本层面上,脑的意义发生机制是图像显示,并不是言语式的命题表征,而图像的意义通过降维来实现。值得一提的是,情感维度对降维过程意义重大。因为,在朱老师看来,降维的标准(例如,降到何种层面时可以停止降维处理)取决于具体的问题情境(problem setting),而问题情境同人的情绪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在图像心灵学看来,之所以坚持认为图像是认知的基础并且图像是积极建构出来而不是被动给予的,是因为另一个重要的支撑论点——不断制作图像是生命实现自我维持不可或缺的基础。具体来说,对于一个时刻趋利避害的生物体而言,被动的接受或者被外界“给予”图像是不足以实现趋利避害这一任务的。生物需要掌握自己感知外界环境变化的主动性。对环境主动制图就是把握这一主动性的体现,而也正是在这种策略下,生物成为了“幸存的”生物。

在报告最后,朱老师对前述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并与在座同学和老师们,就情绪与地图智能的具体关系、主动制图与维持生命的必须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图文/王璞凡】

【主讲人简介】

朱锐,中国人民大学哲学与认知科学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杰出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德州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前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美国森林湖文理学院哲学系终身教授,神经学系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灵哲学和神经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