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下午13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第9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阶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杨益民教授作了题为“公元前3千纪的物种全球化”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讲座。
讲座开始,杨老师指出本场讲座主要讨论公元前3千年至公元前2千年这段时间的科技考古。所谓科技考古就是用科技手段对史前的东西进行研究。众所周知,人类社会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一直到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在旧石器时代主要靠狩猎采集,谈不上物种全球化。在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诞生,距今不过1万年的历史。在青铜时代,不仅有技术的扩散,同时伴随有物种的扩散和交流。农业发展起来以后,人口密度急剧增加,人跟动物与自然接触,被传染了许多疾病。而且随着人口比重的增加,疾病繁殖加速,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接着,杨老师讲述了旧大陆东西方文明的特色。在农业上,东方种植水稻加小米,西方种植小麦加大麦。在畜牧方面,东西方都驯化猪,但是在西亚还驯化黄牛、绵羊、山羊,在东亚则驯化狗、鸡、鸭和鹅。另一个很鲜明的特色是中国很少驯化牛羊马这类食草动物,较多驯化猪、狗和家禽类。然而食草动物于人类文明的发展非常重要,它们不仅可以提供一般动物都能提供的初级产品,如:肉皮骨;还能提供次级产品,如奶、毛、负重、动力。东西方不仅在农业上存在差异,在制造业上也有所区别。正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东西方文明才有交流。如果没有差异,二者的交流力度和影响力度就不会那么大。
最后,杨老师讨论了农业全球化问题,并重点分析了第一波牛羊传播、第二波牛羊传播及同时段的农作物传播等论题。他提到,我们可以利用科技考古手段,如DNA分析、氮同位素分析等方法,来考证农作物的传播途径。
讲座交流环节,杨老师与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在座学生均感受益匪浅。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李伟霞,图/李伟霞】
【主讲人简介】
杨益民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00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文学学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学士,2005年获中国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有机残留和硅酸盐材料的科技分析,致力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挖掘古代遗存的潜信息,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活动和复原古代社会,并为文物保护提供基础信息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