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19期报道:凡高热背后的文化叙事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9-11-24
  • 1582



       2019年11月22日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第19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上海科技报》记者陈怡博士做了题为“凡高热背后的文化叙事”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讲座。

       陈怡老师讲到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是她博士论文的延伸,更多地侧重从人文角度来为大家分享一些她的想法。

       首先,陈怡老师对“文化”二字进行了辨析。她对中国传统文献中的“文化”概念与西方语言中的“文化”概念进行对比,力求发现“文化”的中西词源。紧接着又对“文化”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各类学者对“文化”的定义。陈怡老师认为: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它来源于生活,不断累积、变化、重塑,使人很难对它下定论。与此同时,陈怡老师还对文化加工与文化产业的概念进行了区别,着重讲述了媒介环境学派的麦克卢汉与尼尔波兹曼,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的一些观点。

       然后,陈怡老师解释了为什么要以凡高为例来研究其背后的文化热。凡高所处的历史阶段,正是艺术创作从个体的文化加工为主向文化工业转型的时期。后世的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时代和文化的氛围丰富了他的思想和技法,影响了他创作中的前文化加工,也可以从后人对凡高作品的海量后加工中看到19世纪末至21世纪、甚至更为久远年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状况的投射。

       最后,陈怡老师对凡高本人进行了介绍与剖析。她将凡高的一生分为了四个时期:荷兰时期的凡高受到宗教的影响极大;巴黎时期是凡高的艺术世界形成期;阿尔时期是凡高一生创作的巅峰;圣雷米和奥维尔时期,是凡高生命尽头的起飞期。而通过对凡高书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他背后的绘画思想,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艺术作品揭示不可见之“真”、想要“来自自身的美”、工业文明之人遭受疾病、真正的画家不为市场创作。陈怡老师还提到,2009年之后的《凡高书信全集》再书了凡高的死因,改变了原来自杀的说法,塑造了一个浪漫主义疯狂艺术家的形象。而凡高的形象是后世天时、地利、人和的迟来的汇聚,通过后来的文化的加工方式,如编排加工、轮廓加工、介入式加工等,凡高的形象就树立在我们面前。

       在讨论环节,陈怡老师与同学们就凡高、文化创作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汤深语,图/汤深语】

 

【主讲人简介】

       陈怡,同济大学艺术哲学博士,《上海科技报》记者,曾任《东方早报》记者、《南方周末》“科学”栏目撰稿人、《外滩画报》“哈赛族”专栏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和艺术哲学,曾在《传记文学》、《社会科学论坛》、《科技传播》、《自然杂志》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作为访问记者参访法国、意大利、瑞典、芬兰、挪威等国,参与多项中欧科学、文化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