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9年第15期报道: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现状

  • 何涓
  • 创建时间: 2019-10-28
  • 1137

       2019年10月18日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9年第15期“科学与人文讲座”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开讲。本期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肖俊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应用现状”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期讲座。

       讲座刚开始,肖老师颇带趣味性的提出,人工智能现在处于“有智商没情商,有知识没文化”的初级发展阶段,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定义多种多样,相关专业的学习集中在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但对于人工智能的目的、研究内容和表现形式,已经形成了基本共识。

       紧接着,肖老师带领我们探索人工智能的起源。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这次会议上,约翰·麦卡锡、马文·明斯基、纳撒尼尔·罗彻斯特以及克劳德·香农四位科学巨匠讨论用机器模仿人类学习和其他方面智能的问题。但这并不是人工智能可以追溯到的最早源头。关于谁是真正的人工智能之父这一问题,肖老师为我们介绍了1308年雷蒙·卢尔的“逻辑机”设想、达特茅斯会议之前科学界的种种萌芽,以及哲学、数学界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启发性思考。

       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一样,人工智能领域也经过寒冬。自1956年诞生后,经历了两次发展的低迷,但从21世纪初开始,就已经步入到稳步发展的阶段。在近几年,尤其是2013年之后,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兴起带来了人工智能的爆发性发展。

       这一发展与国家级层面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各个国家都先后出版了相关政策,人工智能已成为多个国家的国家战略。美国在2018年5月10日的“美国工业人工智能峰会”上宣布组建人工智能特别委员会,德国早在1988年就创立了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日韩等国也都有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我国则在2015年就开始统筹布局,国务院印发多份文件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同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企业、伦理考量、硬件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肖老师强调了我国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仍依赖大型数据的采集,应用型的导向极为突出,原创理论和硬件相较美国仍是明显的短板。想要实现技术革命量级的技术尚有时日。目前的人才培养也应该注意交叉学科的渗透。以著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学为例,人工智能的本科专业开设最多的是人文艺术课程(7门)和数学相关课程(6门)。

       最后,在讨论环节,在场老师、同学们表达了对人工智能认知和目前行业发展的困惑。藉由回答大家的提问,肖老师总结道,从技术上来看,目前深度学习遇到了一些瓶颈,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哲学数学等学科能为人工智能领域带来新的灵感和研究方向。中国目前应用型导向的人工智能研究也极大推动了这一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领域仍大有可为。

                                                                                                                                                             【文/曹钰,图/曹钰】

 

【主讲人简介】

       肖俊,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兼副院长,兼任中国科学院大学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副秘书长,国科智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担任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常务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战略研究组成员。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与应用相关研究,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并出版专著1部。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和北京市科技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