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8年第19期报道: 中国古家具和雕漆

  • 王广超
  • 创建时间: 2018-11-24
  • 2185

20181116日下午14,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19期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1-1教室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系杨丽凡副教授带来题为中国古家具和雕漆的报告。

在本次讲座的前半部分,杨老师先概述了古家具收藏家张德祥先生的成长经历,并展示了张先生丰富的藏品,为在座听众对于中国古家具的形质提供了感性的认识。接着,杨老师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古家具的理论。主要包括古家具的历史演变、地域特色、修复与辨伪、收藏策略四部分。

在古家具的历史演变方面,杨老师提到,中国最早的木制家具见于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墓地,距今约4000。而自汉代至唐末,中国的古家具逐渐由低足家具演变为高足家具。此后,在经历了宋元时代的过渡之后,中国古家具在明清两朝进入兴盛时期,明朝家具简洁、通透,与江南水乡的建筑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清代家具造型厚重,装饰感强,突出地体现出一种霸气

在古家具的地域特色方面,杨老师特别提到了广作家具与苏作家具。杨老师认为,广作家具用料粗硕,纹理优美,讲求木料一致性。而苏作家具则注重线条与比例,做工细腻,惜料如金。杨老师还介绍了京作、晋作、山东、西藏家具等,它们也是各有特色。

在古家具的修复与辨伪方面,杨老师参考了张德祥先生修复古家具的四条经验原则:修旧拟旧原则、原材料,原工艺,原型制原则、可识别性原则、可逆性原则;并且讲授了古家具常见的作伪手法和鉴别要点。

在古家具的收藏策略方面,杨老师介绍了张德祥先生的收藏观念。张德祥先生最初看重家具的木质,质感,雕刻和造型,后来逐渐演变为追求家具的气韵。

在本次讲座的后半部分,杨老师简要地叙述了中国古代雕漆技艺与发展历史。杨老师通过展示雕漆大师文乾刚的作品,向在座听众介绍了雕漆工艺的一般流程。接着,杨老师概述了雕漆技艺的发展历史并且指出,我国的雕漆工艺可追溯至史前的河姆渡时期。在秦汉时期,漆器工艺逐渐成熟。而到了明清时期,雕漆技艺达到顶峰。

最后,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陈培阳,图/陈培阳】

【主讲人简介】

       杨丽凡,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学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中国科技规划与科技战略、中国传统工艺。主要著作有:《大收藏家》、《真者朴素》、《含章可贞》、《生来恋旧》、《面人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