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8年第7期报道: 中国的工业近代化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文/张会丽,图/张会丽
  • 创建时间: 2018-05-13
  • 1517

2018年5月11日上午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7期在中关村校区S202教室如期举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杨舰老师应邀作了题为“中国的工业近代化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主持了讲座。

杨老师的报告首先介绍了该项研究的缘起,即根据日本兴亚院编辑的《中华民国日本留学人名调》记载,1904-1937年间,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总数有800余人。该校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留学生中属最多,这一现象在留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且毕业于该校的孙平化、任鸿隽、李烛尘、苏步青等回国后对本国的近代化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之后,杨老师提出如下三个问题:在此一时期何以有如此众多的中国学生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去学习?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何以扮演了那样的角色?本场报告即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

第一个问题,杨老师分别从甲午战争以后的中日两国形势、东京高工的理念和特色、“五校特约”的缔结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甲午战后,清王朝发起变法自强运动,迫切需要军事以外的人才,由于日本此时具有推动亚洲地区文化教育的考虑,且与中国有路近、文同、费省、时短的优势,因此,中国留日生占多数。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的前身为东京职工学校,“职工”一词更含有师徒、徒弟之意,该校校长手岛精一主张留学教育,提倡为留学生制定独具特色的工业教育理念,现场主义(类似于大工厂)观念盛行。1901年,最早的中国留学生入学,均为选科生。1907年,义和团事件后,中日签订“五校特约”,规定在未来15年中,东京高工每年应接收40名中国学生,该校也成为近代工业教育的海外基地。

第二个问题,涉及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的效果问题。杨老师指出东京高工毕业生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一个阶段,在1904-1914年间,约有140人学成归国。而在义和团事件后,中国近代工业的体制化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工商部、教育部、邮船部也相继成立。这期间回国的东京高工学生大多供职于以上部门,成为新体制中的官僚。杨老师更以王季点、严智怡、林大闾、范鸿泰、洪镕等为个案进行了分析。第二个阶段,在1915-1924年间,回国总人数约350人,其中有七成在企业或工业学校就职。这期间官僚的人数减少,并在1922年出现峰值。这一时期,在纺织、电气电灯、工业试验所、建筑建材等民族工业领域就职人数居多,企业经理和技术人员、各地工业学校校长也多出自东京高工。杨老师以刘崇伦、林天民、张方佐等为例进行了生动的讲解。1928年,“五校特约”结束。1937年,抗战爆发,留日学生人数减少。

第三个问题,杨老师主要阐述东京高工教育理念及其在中国社会产生的结果。东京高工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政府所需要的技术官僚和大学与研究所的研究者,重视现场,面向海外需求。通过与同一时期东京帝国大学海外留学教育效果的对比,杨老师从学制年限和专业设置两方面指出东京高工更加适合中国社会的需求。最后,杨老师也提出了在技术教育的“转移”中所存在的适用性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深入思考。

报告结束后,杨舰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就东京高工的学科体制、日本大学与企业间的关系等问题给予了回答。最后,在刘晓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合影留念,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张会丽,图/张会丽

【主讲人简介】

杨舰,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主要为科学技术史;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史;中日科学技术的交流与比较研究;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的关联性。主要著作有:《近代中国における物理学者集団の形成》、《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