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7年第20期报道: 稻香梅雨-1608年江南的天人之际

  • 【文/肖珈,图/肖珈】
  • 创建时间: 2017-12-14
  • 1653
 
 
讲座开始,曾雄生教授介绍讲座主题
 
      2017年12月8日上午9时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20期在中关村校区S20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研究员作了题为“稻香梅雨:1608年江南的天人之际”的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赵振江副教授主持了讲座。
曾老师首先阐述了江南天人之际的三要素“水—稻—人”三者的互动关系,并分别对三者所对应的主要事物进行了简要说明。如“水”代表了气候、地势;“稻”代表了稻的种类、种植时间等;而“人”则包含着官员、民众与士人等不同阶层。分析了三者的互动关系后,依据新发现的史料,曾老师以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江南水灾为切入点,回望了唐宋以来江南地区稻作农业的发展历程。
 
 
  
结合史料,曾老师阐释水与稻的关系
 
随后,曾老师对万历三十六年(1608)江南发水的情况予以叙述。这场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水位高、水势猛的水害是江南地区百年一遇的灾难,同时水灾后的旱蝗相继更加剧了当时江南一带的社会动荡。究其原因,曾老师指出,万历三十六年的江南水灾是偶然中的必然。看似是由于近年未完善的水利设施所造成,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同时期各地处于“小冰期”。“小冰期”不仅仅使当时各地的气温极具降低,而且气温降低所带来的骤增降雨量也异高于往年。
通过对水灾情况的介绍,曾老师依次阐述了稻作农业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季风梅雨对江南稻作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关系、地方知识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的作用、本地士人(如徐光启、沈氏、张履祥等)在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灾害发生时所起的作用。具体涉及土地利用方式、耕作栽培技术、农事安排、品种选用、农作制度、《田家五行》中的占候、水灾应对、引种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曾老师引用了大量地方志、文人诗句等史料作为佐证。
 
曾老师还对时下江南研究的一些热点问题作出了回应。首先,他认为量化和比较的方法在研究科技史中虽然常见,但不能解决研究的平面化与碎片化。其二,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最后,通过“水—稻—人”三者的互动关系论证,说明水稻是江南生计的核心。水稻不仅是单纯可食用的农作物,而且是维护当时江南地区经济、社会稳定的核心事物。
  
与会者认真聆听,做笔记
 
讲座最后,曾老师同师生就江南人民在耕种技术的知识来源、占候及农作物的生长等问题展开了亲切互动与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肖珈,图/肖珈】
 
【主讲人简介】
    曾雄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农业历史与中国科学通史研究。著有《中国农学史》、《中国稻作文化史》、《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亚洲农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Towards A Sustainable Asia: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s,并论文和著作章节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