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7年第3期报道:博物的哲学

  • 王广超
  • 创建时间: 2017-04-24
  • 1808

2017年4月21日上午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第3期在中关村校区S104教室如期开讲。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刘孝廷(刘啸霆)教授应邀为大家作了题为“博物的哲学——关于哲学整体理解的一个初步方案”的报告,国科大人文学院刘晓老师担任了此次讲座的主持人。

    对于本次讲座的内容,刘教授声明,“博物”是理解哲学的一个方案,还有很多其他方案。正如二十世纪以来哲学的发展现状一样,是百花齐放的。各位专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毕竟自黑格尔之后,再也没有哲学家能够对哲学做一个整体的俯瞰。

    刘教授首先讲述了知识的三种历史范式,包括:

    1、博物学。它是人类知识的古化石。是从生活亲知、集体劳作、先民传承和知识分类中来源的,表现了一种有机的世界观。

2、数理学。它起源于地中海区域。以数学的方式加工由物理的方式所获得的经验而形成的知识类型,就是数理学。包括现代各门专业学科。自然科学的本性是反自然的,自然变成“第二性”,就像康德所说:最普遍的自然就是在规律下的实存。

3、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这是最新的思潮,正是针对树立科学的顽症而崛起的。

    接下来,刘教授详细论述了哲学的博物性。长久以来,哲学的定义始终只有争论没有定论,争到最后就用毕达哥拉斯的“爱智慧”来搪塞。philo爱,sophy智慧。这充分显示了哲学的博物情怀。而这种博物情怀,在中国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哲学不以理论趣味为目标,而是躬亲实践,教化修身。当代实践哲学的兴起就是对这一思维的一种回归。

    随后,刘教授描绘了一幅重建博物哲学的蓝图。具体路径包括:选择博物情怀、姿态和立场;推动博物范式重建,复兴经验特别是体验;在博物学范式下复兴东方知识,修复已被阻断了的人对宇宙的特殊理解和基本经验,在博物学的基础上重建人类的生活。其中,中国博物经验是非常总要的。主要形态包括:历史性经验、人文性经验、身体性经验、内在性经验、文典性传统。

    刘教授为本次讲座做的结语是:复活中国致思传统——太慧学管窥,即太极智慧学。太极在本体上提供了一个万物存在的基本模式——互构、共生模式,互蕴、循环互动、共生共荣,是宇宙基本规律,是先验的。这,也就是博物情怀的关键。

报告结束后,刘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杨恋洁,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刘孝廷(刘啸霆),1963年生于辽宁,吉林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所长,科学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马工程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曾任波士顿大学、莱顿大学、汉诺威大学等高访学者;曾主持多项国内外课题;主要著述有《个体认识论引论》、《未来的观念》等及在海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副主席,国际有机宇宙论学会(BCA)主席,洛杉矶东方思想形态研究院首席专家, ZygonBiocosmology5种国际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