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上午9点30分,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第21期在中关村校区S106教室如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胡维佳教授作了题为“历史复原,还是现代‘最优解’?———水运仪象台和地动仪复原研究辨析与评论”的讲座。
胡教授首先介绍了复原模型的境况,然后重点讲解了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研究,最后提出了地动仪的复原研究中的关键问题。
胡教授从地动仪“出走”教科书的原因开场,通过对历史上的张衡地动仪究竟是什么、如何准确地“复原”并向公众描述张衡地动仪这两个问题的分析,介绍了复原模型的境况。
然后,胡教授对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研究做了系统的讲解,重点提出了复原方案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一:枢轮与受水壶联结的方式“夹持”。就这个关键问题,胡教授通过对文献的考辨,论证了枢轮上的受水壶活动并阐释了枢轮机构的动作原理(1994年)。
关键问题二:天关和左天锁的关系。
关键问题三:枢衡格叉上的所谓“兔头”。
关键问题四:“正本”与“别本”。
接下来,胡教授分析了“复原”的历史研究取向,认为复原研究一直是水运仪象台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复原模型本身既是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也同时成为认识古代器物和给与其现代评价的依据。与张衡地动仪的复原研究相比,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研究和模型制作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和确定性。
但事实上,在水运仪象台的复原研究中,我们更追求复原器物优化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来评述古代的成就,却忽视了古人制作的是“原型机”,对他们而言已是重大创新,是需要逐步修改完善的。
最后,胡教授阐明了预设复原研究的前提,将历史器物的复原研究变成了迎合现代知识的“最优解”,认为现代科学知识和工具的应用是服务于对历史的研究,而不是取代;复原研究可以帮助对历史演进认识中缺环的了解,而不是将历史完美化。这需要科技史学者承担责任,向公众展示准确、严谨、可靠的历史。
在提问环节,胡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了积极互动与讨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庞增霞,图/庞增霞】
主讲人简介:
胡维佳,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长期负责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出版的工作;从事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天文观测及仪器和技术史研究,1999年转向中国当代科技发展史、科技政策史和科技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