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与人文讲座”第3期在国科大中关村校区N110教室成功举行。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吴彤教授应邀为国科大师生做了题为“科学实践哲学述评”的讲座。讲座由国科大人文学院袁江洋教授主持。不仅整个教室座无虚席,且部分同学全程站立于教室门外听讲。
吴彤教授首先从科学实践哲学的特征与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科学哲学进行介绍,继而分别从“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物证到论证”及“唯物主义的知识理论”等三条进路对科学哲学的发展进行展望。
在“介绍”部分,吴彤教授从科学实践哲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及科学实践哲学的主要思想入题。与传统科学哲学强调理论优位的主张不同,科学实践哲学将重心放在科学的实践层面,更多地聚焦于科学知识的生产过程,以此“建立一种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以实验室实践、文化和权力及其地方性知识本性为特征的科学观。”其中对实践优位、知识的地方性本性及权力与知识的内在关系的强调,成为科学实践哲学的三个显著特征。
与此同时,吴彤教授着重介绍了科学实践哲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劳斯(Joseph Rouse )及其思想。接下来吴彤教授追溯了科学实践哲学的三位直接先驱:海德格尔、库恩及福柯,并指出了三位先驱思想中那些后来成为科学实践哲学可鉴资源的内容,如海德格尔对技术的追问、福柯关于权力与知识关系的观点及库恩对范例的论述。
关于国外研究现状,吴彤教授主要谈及了实践中的科学哲学学会(SPSP,Society for Philosophy of Science in Practice)的一些状况及国外学者在科学实践哲学方面的主要研究主题。关于国内研究状况,吴彤教授简要介绍了其本人及其研究团队、浙江大学盛晓明团队及复旦大学陈其荣团队近年来所做的一些相关研究工作,同时将国内关于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主题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实践的科学观研究、地方性知识观研究、中国传统科学与本土知识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与其相近科学哲学关系研究、科学实践哲学内在问题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与其他哲学和社会学的关系研究。
最后,吴彤教授主要从具身性和认知科学的角度对科学实践哲学的发展做了相应的展望。
在讲座的尾声,在座的老师和同学分别就演讲中感兴趣的问题,科学实践哲学与自身的研究论题间可能相关的问题进行提问,吴彤教授皆一一作答。随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吴彤教授的精彩报告。
【文/陈强强,图/何涓】
主讲人简介:
吴彤,蒙古族,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科学哲学教授。本科与研究生分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和科学哲学专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第七届);中国系统科学学会理事长(2016—)。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科学实践哲学与复杂性系统哲学。在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出版《复归科学实践》《自组织方法论研究》等多部学术著作,译介了《复杂性》、《科学实验哲学》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