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召开2025年1月党支部大会

  • 文:罗紫薇 图:罗紫薇
  • 创建时间: 2025-01-14
  • 222

2025年1月8日,人文学院博士生党支部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1教室召开2025年1月党支部大会,集体听书记讲党课,并进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培训活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程瑞主持。30名党员参加线下会议,5名党员参加线上会议,3名党员请假,并于会后提交补学心得。

  大会首先由支部书记程瑞同志讲党课,主题为“党史教育”,旨在带领全体党员深入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程瑞同志以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分成的六个时间段为主线,系统而深入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通过这一主线,党员同志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社会主义从萌芽到壮大,再到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不仅为党员们提供了更加广阔、更加深邃的历史视野,也让大家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

接着,支部书记程瑞同志带领支部成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管理教育条例》,并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党员同志们在平时生活中如何落实这些规定,让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组织纪律性,注意个人言行举止,积极维护中国共产党的形象。

  接下来,支部书记程瑞同志播放专题视频,集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并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科学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创新论断,为新时代改革指明了方向。观看视频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深入学习贯彻好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可以激发更加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学习与工作态度,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支部书记程瑞同志详细布置了寒假期间的实践活动安排,鼓励所有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围绕主题学习宣讲、公益志愿服务、社会发展调研、乡村振兴访谈、学校招生宣传、民族文化推广、环保科普观察、城市建设体验、创新创业实践以及党史、校史路线寻根等多个方面展开。为确保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要求每位参与者拍摄实践过程中的图片,并撰写相关的感悟和经历。

大会结束之后,两个党小组成员分别就今日支部大会的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并围绕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感想进行交流。在热烈讨论后,两个党小组分别推荐了两名党员分别对两个主题内容进行发言,在支部大会上汇报党小组的讨论结果和感想:

第一党小组党员代表张小溪发言称:我们党小组讨论交流了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在中国用了30多年时间从思潮、运动发展到制度,为社会主义实现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崭新课题。我们党小组一致认为,尽管探索艰辛坎坷,但我们党取得的积极成果是极其宝贵的,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一党小组党员代表江丽莎继续发言称:我们党小组在讨论交流后,一致认为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尤其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方面,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完善立德树人机制等核心目标。我们身处这一变革的洪流之中,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高质量的教育环境,让我们得以在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下探索,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紧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项目,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立德树人机制的完善,让我们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品德修养,坚守学术道德底线,追求真理。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加坚定了学术追求和职业理想,意识到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第二党小组党员代表王璞凡发言称:在我们党小组的深入讨论中,大家一致感慨于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它引领我们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研究生,我们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要彰显其生命力,就必须在生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升及人民福祉增进上超越资本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一系列理论创新,如社会主义本质、初级阶段及改革开放理论,革命性地拓宽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知边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现代化建设奇迹,初步用实践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党小组党员代表王金芳继续发言称:我们党小组热烈讨论了有关全面深化改革中有关经济和民生领域的重大改革举措。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及推进能源、铁路等行业市场化改革,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像我们这样的高学历人才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就业舞台。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特别是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的社保制度完善,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劳动者权益的深切关怀,所以我们更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勇于担当、敢于创新,在今后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