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科技哲学博士生党支部举行支书讲党课及主题党日活动

  • 图文/ 时迎琰
  • 创建时间: 2023-11-15
  • 2532

2023年11月13日晚,人文学院科技哲学博士生党支部在人文楼教一3教室举行了支书讲党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学习教育和《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专题学习活动。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张议文主持,全体支部成员到场参会。

首先,张议文同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题讲党课,从组织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各民族地区考察调研情况及成果四个方面展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教育。

随后,张议文同志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从党徽党旗的含义、基层委员会党徽使用场景、禁止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之后,党小组分别进行了学习心得与体会交流。

第一党小组的党员田凯今认为:通过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对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性。共同体意识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家庭,要彼此关心、支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不仅是历史责任,更是对未来的担当。在工作学习中,也会更加注重团队协作,促进共同体精神在工作中的体现,为建设更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党小组的党员徐舸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形成的对内平等、对外团结的意识状态,是社会共同体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实现“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的强烈自豪、对中华文化的深厚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自觉和对党领导人民的衷心拥护。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使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朝着共同的奋斗目标迈进,让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不断增进感情交流、促进心理认同,切实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预备党员黄楠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是一种历史担当、责任担当。它强调在多元文化交融中,共同肩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推动中华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这意味着在全球化浪潮中,我们要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对于青年而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对中华传统的自豪感;要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要树立全球视野,积极融入国际大家庭,成为具有全球胸怀的中华儿女。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唯有共同奋斗、共同担当,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更加灿烂的光彩。

入党积极分子蒋程表示: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华夏大地形成了多个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情况,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中华民族正是由这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形成的共同体。各民族无论人口多少,都互相平等、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我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我们在生活中要牢记遵守。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身边不乏有同学和家人表达汉族沙文主义、“元清非中国”等言论思想,当面对这一情况时,我们应当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为核心展开讨论,引导身边人树立各民族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心理上接纳各个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建立华夏文明的认同观念,推动我国民族政策在现实中落地,促进国家的团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