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春分工程|会“说话”的古代食物—— 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科普讲座

  • 文:王吕婷,图:郭红梅
  • 创建时间: 2022-11-11
  • 546

2022年11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组织的“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普讲座”在古城第二小学分校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考古系硕士研究生王吕婷担任讲座主讲人,为古城第二小学分校五年级一班学生带来一场题为《会“说话”的古代食物》的科普讲座。

“科学与人文”互动式科普讲座进中小学课堂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下的一项科普活动。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2022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旨在向中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念与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讲座伊始,王吕婷用“食物”作为话题切入点与同学们一起讨论今人和古人喜爱的食物。民以食为天,从人工火的发明到农耕文化出现,从茹毛饮血到煎炒烹炸,从羹饮脍炙到七大菜系,从勺子到筷子……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主讲人王吕婷引入面条、奶酪、肉等一些经典的考古学食物遗存研究案例与同学们分享讨论,重点提到了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课题组的一些经典工作,如2014年发表于考古学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的《Proteomics evidence for kefir dairy in Early Bronze Age China》的开啡尔奶酪的研究。同学们不仅对食物遗存的发掘过程很感兴趣,还对食物遗存的具体性质十分好奇,屡屡举手发表观点。

随后,主讲人王吕婷介绍了考古学科研人员常用仪器,包括显微镜、扫描电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并引入动物赛跑的故事;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讲述了色谱和质谱,让同学们大致了解了考古学科研人员常用仪器的工作原理。

其后,主讲人介绍了考古学中经典的“生物标记物”概念,并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如小米、肉类和蜂蜜作为例子,配合故事进行综合讲解演绎。

在讲座结尾,王吕婷与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总结了古代食物遗存研究的基本工作方法,回顾了古代食物典型研究案例。同学们系统了解考古学与科技分析之后,纷纷举手畅谈自己的愿景。有的同学想要研究汉代饮食文化,有的同学想要研究元代的羊肉,还有的同学想要研究周代文献记载的饮食方式的准确性。主讲人对同学们的想法给予充分的鼓励与支持,并祝愿他们能够像优秀的考古学科研人员一样,找到自己热爱的方向,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

此次的科普活动以古代食物这一常见的考古学遗存为主题,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考古学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方式,更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考古学的意义与趣味所在,点燃了同学们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让同学们在“春分”中感受科学,思考历史,活跃想象力,丰富创造力。

文:王吕婷,图:郭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