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6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党支部组织的“科学与人文”互动式科普讲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在中关村第四小学顺利开展。
“科学与人文”互动式科普讲座进中小学课堂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下的一项公益科普活动,活动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的支持,旨在向中小学生传播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观念与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次互动式科普讲座由来自人文学院的刘元兴博士担任主讲教师,刘元兴博士以“你会折纸吗?”这个趣味性的问题与同学们进行课堂互动,通过问答的方式详细地为同学们讲解了纸的类型、纸的制作原料及工艺等关于纸的基本知识。接着,刘元兴博士由纸的基本知识引出了“折纸技术的发展历史”这一问题,并通过课堂问答的方式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自义道一円的《秘传千羽鹤折形》中记录的折纸技术到当前最新的折纸技术和折纸作品,不但丰富了同学们对纸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折纸技术的兴趣。
刘元兴博士向同学们讲解纸的制作工艺及发展历史
在同学们对纸的知识和折纸技术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刘元兴博士进一步引出了“折纸与科学有没有关系?”这个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对这一问题积极思考并给出自己的答案,刘元兴博士通过引导和启发的方式对同学们的答案进行了总结,并以卫星太阳能电池板为例介绍了三浦折纸法及其他一些折纸技术在科学中的应用,使同学们对折纸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清晰准确的认识。
刘元兴博士向同学们演示三浦折纸法
明确了折纸与科学之间的关系之后,刘元兴博士将课堂教学引向了实践环节,他组织同学们通过亲手制作纸质弹簧来感受折纸技术和纸质弹簧的物理性质,同学们认真制作,主动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这一环节的课堂教学中对折纸的技术和折纸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最后,刘元兴博士对此次互动式科普讲座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再次加深了同学们对折纸与科学之间关系的理解。
刘元兴博士指导同学们折叠纸质弹簧
课程结束后,刘元兴博士为同学们颁发小礼品,鼓励他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要树立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科学是无止境的,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科普讲座,使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在科学光芒的照耀下,迸发出希望、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以理性的视角认识世界、热爱科学、向往科学。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