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普讲座”在门头沟区实验二小永定分校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徐惠怡担任主讲人,以《北京中轴线:一条线的申遗之路》为题,让同学们了解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杰作,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其申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讲座内容涵盖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文化价值、申遗历程、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主讲人徐惠怡通过生动的图文展示与互动讲解,向同学们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历程,以及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对北京中轴线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讲座开始时,徐惠怡以“北京中轴线包括哪些建筑”为切入点,与同学们展开互动,激发了他们的兴趣。随后,她通过展示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图片与现代实景图,生动形象地讲解了中轴线从元朝到清朝的发展脉络,并结合实际案例解释了中轴线规划中蕴含的古代哲学思想与科学原理,如“中和”思想、建筑比例与《周易》的关系等,使同学们更易于理解。
此外,该讲座还重点介绍了北京中轴线申遗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讲述了从 2012 年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到 2024 年成功申遗的历程,以及申遗成功后中轴线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如建筑高度控制、“数字中轴线”项目等,这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此次科普讲座气氛活跃,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踊跃回答问题并参与讨论。这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也激发了他们对北京中轴线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科学探索与保护理念的浓厚兴趣,充分体现了“春分工程”在青少年文化传承与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