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春分工程 |《霓裳溯源:服饰里的中国印记》科普课走进北大附小(石景山学校)

  2024年11月13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普讲座”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五年级一班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褚梦丽担任主讲人,科普题目为《霓裳溯源:服饰里的中国印记》。

  课程以甲骨文中的“衣”字为引,带领同学们走进服饰的世界,探索服饰的起源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从考古发现的首枚“骨针”,到新石器时代的贯头衣,从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再到魏晋、唐、宋、明时期的汉服形制,以及如今年轻人喜爱的马面裙、旗袍等中国传统服饰,褚梦丽引领同学们一同领略了中国服饰的美与其蕴含的中国印记。

  服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早期人类用兽皮和简单工具制作衣物,最早的“骨针”就为衣物的缝制提供了技术支持。进入新石器时代后,麻葛和丝线的出现使服饰逐渐复杂化,贯头衣逐步替代了旧石器时代的部件衣,成为最初的人类服装原型。

  中国服装史上的五次服饰变革深刻影响了中国服饰的发展。首先,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革新了服饰,尤其是裤子这种适合骑马作战的服饰的引入。魏晋南北朝时期,非汉民族和汉民族之间服饰相互交融与影响。唐代,胡服与西域风格的服饰极大地丰富了唐人的服饰。而清代的服饰变革将满族服饰大规模地融入了中国主流服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时期更是引入了大量西方服饰。

  现代中国服饰风格多样,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怀旧热潮的兴起与文化自信的提升,汉服和民国旗袍等传统服饰逐渐在现代社会复兴。许多人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和兴趣,汉服作为民族服饰,不仅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化活动与交流中。

  课堂的最后,褚梦丽通过展示马面裙的实物,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膝襕、底襕等部位的设计。她还亲自示范了马面裙的穿法,带领同学们体验了汉服之美。

  传统服饰不仅是文化遗产的延续,它还为现代时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深度。汉服复兴的现象,也反映了年轻人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多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