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工程|《古人如何看新闻?》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讲座走进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
2024年6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普讲座”在北京市京源学校小学部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传播学系硕士研究生余晴晴担任主讲人,科普题目为《古人如何看新闻?》,在没有文字、没有纸张的时代,人们是如何传递信息呢?古人又能看到什么样的新闻内容?围绕这两个话题,向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新闻发展史。
在课程开始之前,余晴晴首先与同学们进行一个小讨论,同学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通过哪些方式看新闻?以及看到的新闻内容是什么?从同学们自己身边的经历出发,理解新闻的内涵和特征。
在第一部分,余晴晴主要介绍口语传播时代的信息传播活动。口语传播是中国早期先民们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距今有4000年至10000年陶制喇叭筒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已经有了可以向众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通过“遒人以木铎徇于路”的故事向同学们展示了早期先民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方式;接着举出结绳记事、烽烟传信的例子带领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口语传播的特性,并引导同学们思考还能哪些口语传播的例子。
在第二部分,文字传播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新闻报纸,余晴晴以朝代更迭为主线,介绍报纸出现的几条必备条件。殷商时期文字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来传递信息;秦朝文字的统一消除了以文字形式向全国发布新闻信息的障碍,使文字传播开始真正成为一项面向黎民百姓的新闻信息传播手段;两汉时期邮驿制度的发展,完备的封建政治官僚体系,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传播体系;唐朝造纸术的普遍应用、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直接促使中国最早期报纸的出现——开元杂报;宋朝设立“都进奏院”、规定报纸刊载内容、建立定本制度(我国最早的新闻审查制度),报纸形成了由中央统一管理,统一编发,定期发行。与此同时,最早的民间报纸“小报”也逐渐发展起来;明朝时设立“通政司”管理官报的出版和发行,民间报房也得到更大的发展。至此,新闻生产的组织、信息选择的标准、印刷的技术、分发的渠道等各方面的逐步完善,使得中国古代新闻报业建立完备的体系。
课程的最后,余晴晴带着同学们一起回顾并总结了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程。经过这次科普课程,同学们对“古人如何看新闻?”、“古人又能看到什么样的新闻?”这两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无论是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还是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体,信息的传递和交换始终是人们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世界的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