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春分工程|《西出阳关有故人:近代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故事》——人文学院“科学与人文”科普讲座走进北京八中

2023年12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春分工程·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普讲座”在北京八中初一八班成功举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技史系硕士研究生梁拓帆担任主讲人,科普题目为《西出阳关有故人:近代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故事》。

课程从我国西北科学考察的背景开始。近代以来,欧美各色“探险家”在我国西北地区一带进行考察,猎取珍稀动物,掠夺宝贵文物。中国与瑞典科考合作的形成,开始于1926年10月斯文·赫定来华考察并与地质调查所签订初步协议,其中某些条款涉嫌侵害中国主权,因此“中国学术团体协会”联合反对,最后达成了新的合作办法。

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中方团员有徐炳昶、袁复礼、黄文弼、丁道衡、李宪之、刘衍淮、陈宗器等,欧洲团员有斯文赫定、拉尔森、霍涅尔、郝德等。考察团的重大成果包括:发现白云鄂博铁矿,在额济纳河流域建立气象站并发现了居延汉简,实地勘测绘制罗布泊地图并证明“罗布泊游移说”,发现袁氏阔口龙、天山奇台龙等化石,认定轮台古城并搜集到“李崇之印”等文物。

  中国西北科学考查团对我国培养自己的科学技术人才和积累科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埋下了中国现代科学的种子。近代以来,中国人认识脚下土地的历程,从西北科考团时努力在中外合作科考中捍卫国家主权,到新中国建立后能够独立自主地考察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中国科学家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