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谷雨计划•国科大文化遗产保护宣教公益行动】

——“中亚—西域中世纪王陵”专场讲座

  • 图文/徐思雯,审核/尚雪
  • 创建时间: 2023-03-22
  • 2037

2023320日下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党委考古教工党支部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艾力江·艾沙副研究员为国科大考古系师生进行了题为“中亚—西域中世纪王陵”的专题讲座。讲座由蒋洪恩教授主持。

伴随大唐势力在中亚的衰退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伊斯兰教于公元9-10世纪传入西域,王陵的修筑也体现出明显的阿拉伯风格。除了布哈拉的一座萨曼王陵之外,宋元明时期中亚西域的王陵主要有5处:喀喇汗王陵、帖睦儿后陵、帖睦儿王陵、叶尔羌王陵和阿帕克和卓墓(香妃墓)。

中亚早期王陵形制简单,如布哈拉的萨曼王陵,10米见方的墙体上覆盖一座穹顶,墙面以花式砌筑来装饰,在墙面上利用红砖的横竖、斜直、凹凸等变化砌出各种纹样,或在墙上砌龛、半圆柱凸出体等,建筑材料均以红砖为主。

喀喇汗王朝有百年“礼佛”的历史,最初几位可汗陵墓已难考证,第一座可考的王陵是喀什城北40公里的萨图克·布格拉汗陵墓,拱顶上有绿色琉璃瓦。琉璃瓦是这一时期的常见装饰,喀喇汗王陵绿色和蓝色的琉璃瓦常见,11世纪王陵有蓝色琉璃瓦覆面,出现了有平雕或浮雕的琉璃瓦和琉璃瓦镶嵌工艺,用不同颜色来构成纹样,掺用红砖砌成图案或文字,平雕和彩绘的琉璃瓦常拼贴成长方形或条形,用来分隔其他图案。喀喇汗王朝时期的墓葬地表形制与大宝于阗国时期的布扎克墓地墓葬非常相似,均以墙体和栅栏围绕墓葬,差异仅为地下有无棺椁(tabut)及随葬品。11世纪之后,王陵建筑正面中段檐口升高,正中为一凹廊,上面是拱顶,其下为门洞。陵墓正立面两端有圆塔,下部附在墙上,上部高耸在檐口之上。

15世纪,陵墓开始设在花园中,建筑出现穹顶和底座分开,其间衬中空圆柱,如帖睦儿王陵。撒马尔罕的帖睦儿王陵(Gor Amir)葬有九人,其中五座有墓志,经过发掘后仍有两人身份不详。王陵的寝宫分为地上和地下两层,两层均有形制相同墓葬,尸体实际葬于下层,上层供人瞻仰谒拜象征性空墓。帖木儿帝国时代盛行用琉璃瓦完全覆盖穹顶、墙面和塔身等一切外表空间,中亚的重要纪念建筑保持这个传统,不适合琉璃瓦贴面的建筑工艺逐渐废弃,色彩和光泽成了主要的装饰因素,建筑物的各个部分趋向简洁圆滑的几何形。帖睦儿王朝后陵建筑体量与规模甚至超过王陵,但后陵并非仅供王室女性专用,部分王公贵族或建筑师亦葬于该墓地。王室安葬经学院内也是中亚的一种传统。

 

号称“金陵”的叶尔羌汗国王陵位于喀什地区莎车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陵中首座墓葬是开国君主萨亦德汗之墓(1533),地表以镂空雕花栅栏围合成方形,墓葬在栅栏下的地宫之内,地宫规模大于栅栏。有阶梯墓道通向地宫,墓道入口正是位于八角形墓与修行室之间。王陵的规划多缘于传统的丧葬习俗,没有女性王室成员入葬。从1533年的第一座墓到1757年的最后一座墓,王陵内42座的时代超出了叶尔羌汗国的范畴,仅有一位未成年公主葬入王陵,其余王室女性另辟墓地安葬,号称“小金陵”。

阿帕克和卓墓(香妃墓)是喀什噶尔“最后的王陵”,也是一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帕克和卓的儿子亚赫亚曾在叶尔羌汗国末期统治两年,该陵墓正是在1692年按其旨令修建的。陵园内设有经学院、果园、清真寺、饮水池、墓地、院落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是西域王陵中设置最为完备的一座,也是“香火田亩”最旺的富有陵墓。王陵内先后埋葬了80多名包含女性在内的家族成员,墓地的周围形成规模宏大的公墓。这座王陵一度是“负罪者的庇护地,苦难者的避难所”,为赤贫的乞食者和云游托钵僧提供避难和寄宿的空间。

报告结束后,在场听众积极提问,与艾力江老师就西域文化交流、王陵形制、建筑采光和琉璃瓦的生产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中亚-西域在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具有特殊性,对于这一地区的考古研究有助于了解古代文化、技术、贸易交流情况,也为当代“一带一路”建设搭建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