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933报道: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 图文/张云昊
  • 创建时间: 2023-11-27
  • 1485

        2023年11月17日,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邀请,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院长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带来明德讲堂M933期讲座。此次讲座也是人文学院45周年院庆系列讲座之一。讲座设有主会场: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另设有分会场: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教学楼421教室。尚智丛教授主持本场讲座。

        “中华兴业自强梦,矿冶机电铸重工”。毛泽东主席曾说过:“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而“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在本次讲座中,潜伟教授便带领国科大学子们回顾了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讲解近代钢铁工业中的教育与科技情况。

主讲人潜伟教授

        潜教授首先介绍了近代钢铁技术的发展历史。在18世纪至19世纪这一时期,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欧洲钢铁工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709年,英国工匠亚伯拉罕·达比(Abraham Darby)成功用焦炭替代了木炭来炼铁,这之后搅炼法、转炉炼钢法、平炉炼钢法先后登上历史的舞台。与此同时,中国的钢铁生产技术却未走上焦炭炼铁的道路。潜教授指出,中国北方主要以煤粉铁矿粉混合后进行坩埚炼铁,这种炼铁方法多应用于小作坊当中,与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体系相适应。而在中国南方,由于林业资源的相对充足,南方的钢铁产业则仍采用土法高炉炼铁。

        在潜教授看来,虽然此时中国的钢铁生产还沿用着古老的技术,但当时中国对于钢铁的需求却十分旺盛,桥梁、铁路及军工等领域都需要大量投入大量钢铁。因此,中国钢铁工业很快便引进了欧洲先进的钢铁技术。1891年,在英国工程师的帮助下,江南制造局在3吨平炉炼出了第一炉钢,在当年产钢9.84吨;1894年,江南制造局第二座更大规模的15吨平炉建成投产,在当年钢产量到达了341.80吨。潜教授指出,青溪铁厂应当被视为真正意义上中国近代的第一座钢铁厂。1890年6月1日,贵州的青溪铁厂高炉正式出铁,正式投入生产。但当时的中国钢铁工业尚不成熟,随着负责人潘露的离世,青溪铁厂最终完全停产。不过,潜教授认为,青溪铁厂仍然为中国近代钢铁工业建设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出身于青溪铁厂的技术人员在此之后仍为中国的钢铁产业作出了贡献。

        潜教授着重介绍了汉冶萍公司的兴亡历程。汉阳铁厂始于1890年,在这一年,张之洞开始在汉阳动工兴建汉阳铁厂,并在同年5月17日开办了大冶铁矿。1893年初,大冶铁矿基础工程竣工。同年9月,汉阳铁厂竣工并在1894年6月投产。一般认为,汉阳铁厂存在着选址上的问题,汉阳铁厂、萍乡煤矿与大冶铁矿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张之洞本人看来,“此厂若不设在附省,将来工料员役百弊丛生,必致货不精而价不廉,一岁出入以数十万计,过于运费多矣 ”。此外,潜教授也指出,选址在汉阳有利于临近市场,当时汉阳铁厂的钢铁主要被用于平汉铁路与汉阳兵工厂,因此在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潜教授看来,这一时期,汉阳铁厂所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投产后出现的技术问题,即高炉质量不高、焦炭供应不足及产出钢轨含磷量高这三个技术问题。汉阳铁厂随后便针对钢铁生产技术问题进行了建设与发展。在盛宣怀为主导,李维格、吕柏(Ruppert)等人参与下,汉阳铁厂的建设依据外籍工程师的设计规划,以招标方式向德国、英国、美国等9家企业购置了大量设备,并雇用了来自比利时、卢森堡及德国等国的工程师。到了1908年,盛宣怀奏请清政府批准,合并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及萍乡煤矿,正式成立了“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历史进入到道汉冶萍公司时期。潜伟教授指出,汉冶萍公司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投产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堪称是“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在当时的亚洲也是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然而,在1911年与1913年盛宣怀先后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和八幡制铁所签订了两次共1500万日元的贷款合同,这两项合同以40年为期限,要求汉冶萍公司以矿石和生铁偿还贷款。潜教授认为,这两项合同的签订虽然促成了大冶铁厂的建成,但最终却造成了汉冶萍公司的失败。汉冶萍公司的炼铁炼钢能力不断提高,铁矿需求不断增加,而采矿能力却未有显著发展且还需用于偿还贷款。故而在钢产量提高的同时,汉冶萍公司面临着越发严重的铁矿不足问题。最终,在1923年汉阳铁厂全部冶炼设备停产;1925年,大冶铁厂2号及1号高炉先后停炼;同年,萍乡煤矿随之停工。汉冶萍公司就此走向了终结,并于1948年彻底解体。潜教授指出,汉冶萍公司的衰败主要有三个原因:(1)汉冶萍公司在运行中丧失了矿权;(2)在汇率影响下,汉冶萍公司钢铁产品利润不高;(3)萍乡炼焦厂选址存在问题,焦炭损耗较高且无法利用炼焦产生的热能。

        此外,潜伟教授还介绍了其他一些钢铁产业,包括和兴钢铁厂、保晋公司阳泉铁厂、龙烟公司石景山铁厂、中央钢铁厂(筹备)、本溪湖煤铁公司、鞍山制铁所等。这些产业代表了中国在抗战之前钢铁工业的发展。而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兵工署与资源委员会成立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将上海、武汉地区的钢铁厂设备进行搬迁,并经宜昌至重庆等地重建钢铁工业。潜教授指出,1938年3月至1939年12月,共搬迁物资56819吨,其中直接钢铁物资为37252吨,占比约65.56%。

        由此,潜教授总结认为,近代中国民族钢铁工业发展艰难有5个原因:(1)局势动荡:大规模投资需要稳定的建设周期和经营周期,而战争、动乱、政权影响不能忽略;(2)资金保障:几次大规模投资都因国家财政支持问题而告失败,国外资本乘机进入;(3)部门争权:例如中央钢铁厂,缘由实业部筹建,后改由资源委员会筹建,利益之争明显;(4)技术能力:技术储备不足,配套的工业技术能力不足,如国产耐火砖不能用于砌炉;(5)人才储备:缺乏有丰富经验的合格钢铁工程师,国内科学教育落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有限。

讲座现场

        潜教授还讲解了中国近代钢铁技术人才的教育历程。1873年至1899年,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在江南制造局翻译了大量矿冶书籍。而自1902起汉冶萍公司派遣了众多学子远赴海外留学,其中便有中国第一位钢铁工程师吴健。此外,本土学校也逐渐重视起钢铁技术的培养,自1899年起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钢铁技术人才。潜教授指出,这些钢铁技术人才在汉冶萍公司、保晋铁厂、六河沟铁厂等企业中承担了相应的生产维护工作,并随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衰在各企业间流动。而在1912年至1938年,中国成立了许多钢铁科研机构和学术社团:1927年第一个全国性矿冶工程学术团体——中国矿冶工程学会成立,振兴了当时低迷的矿冶事业;1929年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专门从事钢铁材料技术开放的机构——中央研究院钢铁试验场成立,从美国引进先进的实验设备及分析仪器,开放并制作了合金钢等特殊钢材;1935年资源委员会冶金研究室成立,开展了铁合金、铝合金、氮肥等专题研究。只有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钢铁人才培养和技术水平才真正得到进步,钢铁工业才得到真正的发展。

        在潜教授报告后,讲座进入到问答环节。一位同学提问“当今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能否满足各种产品需要,例如圆珠笔笔芯等”,潜教授指出,当前中国的钢铁企业可以独立生产诸如笔芯等产品,但潜教授认为钢铁工业的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尖端技术问题。

现场同学提问

        一位来自马鞍山的同学向潜教授询问家乡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况。潜教授表示,马鞍山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新中国成立后马鞍山钢铁产业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重视,此后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并逐步发展为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现已成为宝武集团的一部分,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场同学提问

        还有一位同学提问了抗战时期钢铁工业设备搬迁的情况。潜教授的回答指出,在搬迁过程中,很多高炉炼铁设备实际上难以完全得到转移,因而在搬迁后还需补充许多零部件才能重建这些大型设备。

现场同学提问

        讲座最后,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M933报道“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就此落下圆满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