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97报道:如何解读网络舆情

  • 图文/周菂清
  • 创建时间: 2022-05-30
  • 435

       2022年5月27日晚18:30,明德讲堂社会系列讲座M797《如何解读网络舆情》在国科大在线直播课堂进行。尽管受疫情影响同学们不能来到线下会场,但大家的热情丝毫不减,共有选课同学及来自人文学院联合党委的共近800名师生同时在线观看。本场讲座特邀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国家舆情实验室全球舆情大数据研究团队首席专家周亭教授为国科大师生讲解网络舆情的生成环境、舆情的应对策略与解读舆情的素养。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尚颖副部长主持了讲座。
        讲座伊始,周亭教授以自媒体文章和典型舆情事件为例,指出当前社交媒体是舆情的主要生成环境,因社交化、移动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趋势,信息传播呈现出了病毒式、碎片化、圈层化和情绪化等特点,对公众理性看待、全面认识舆情带来了诸多挑战。
        周亭教授提出了解读舆情的方法和应对舆情的对策。指出主要针对舆情生成环境的信息传播特征,掌握讲请议题、还原真相、破圈传播和共情说服的传播技巧。结合案例,周亭教授针对政府、企业、语言文化机构等不同主体,讲解了“第一时间提供充足权威信息”、“加强对信息的整合能力”、“根据细分受众生产信息”和“鼓励用户自主提供信息”等具体的舆情应对方式。
        讲座最后,周亭教授用一句口诀“一看,二慢,三通过”总结了同学们在网络信息洪流中解读舆情需要具备的素养。“一看”是指要辨别消息源,弄清时间轴,围绕事实、证据和逻辑来形成基本认知;“二慢”是指要正确认识网络舆论场众声喧哗、受众各取所需的现状,不要急于形成态度;“三通过”针对要不要参与讨论、要不要发表观点等行动提出了不偏听偏信、不盲目发声、不宣泄情绪、不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不表达没有根据的观点和不添油加醋搞创作的建议。在线同学结合时事和热点舆情事件在讨论区踊跃发言互动,周亭教授予以评论和解答。本场讲座梳理了网络舆情的生成和变化特点,帮助同学们认识了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特征,为师生理性看待纷繁复杂的互联网信息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主讲人简介:周亭,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全球舆情大数据研究团队首席专家。长期为国家部委、中央企业、语言文化传播机构提供舆情应对及国际传播相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