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765报道:中国古代早期黄金与黄金货币

  • 图文/刘理
  • 创建时间: 2021-12-13
  • 2259

        2021年12月10日,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周卫荣老师应邀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中国古代早期黄金与黄金货币》的专题讲座。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杨益民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主讲人   周卫荣 研究员

        金,或称黄金,因其美丽的光泽、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很好的延展性易于加工,自古以来便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财富与地位的代名词。我国最早的黄金制品是距今约3700年前出土于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墓地的金耳环,这说明黄金首先是作为饰品而非货币进入人类生活的。到了商代,出土黄金数逐渐增多,中原地区的黄金制品大多为金箔、金叶和金片,主要用于人和重要器物的装饰,北方地区以人身佩戴的黄金首饰为主,西南地区出土的黄金制品主要为祭祀用品,四川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是迄今为止出土金器最多的商代文化遗址,这两处遗址不仅金器数量多,而且形制别致。西周时期,黄金使用有所增多,但仍然主要是贵族所用祭祀用品或标志王权的用具。春秋战国初期,黄金基本为贵族使用的实用器,而到了战国晚期,随着黄金产量增多,黄金开始被作为货币使用。


        接下来,周老师着重介绍了近年来他研究中国古代黄金货币的几点收获。首先是关于我国古代最早的黄金货币“楚金版”制作工艺的研究。根据目前的考古发现,我国最早把黄金用作货币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目前确切可考的种类有郢称、陈称、卢金、専称等,铸行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41至前223年。除铸行时间外,楚金版的制作工艺也一直备受关注,迄今没有学者就楚金版背面布纹出现的原因给出合理的解释。近年来,钱币界有人认为楚金版背面的痕迹是打制时背面垫布留下的痕迹,但周老师认为黄金质地坚硬,这种解释显然并不合理。近年来,他们通过对大量实物进行观察,发现绝大数楚金版背面皆有清晰可见的布纹,这应当是范铸时为了方便脱模所用垫布留下的痕迹。
        另外,周老师还对西汉马蹄金和麟趾金作为货币的说法提出了质疑。马蹄金、麟趾金在文献中首见于《汉书·武帝纪》“三月,诏曰:‘有司议曰,……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馬蹏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记载说明了马蹄金和麟趾金出现的时间和原因,但没有明确其形制,所以后世学者对其形制存有争议,直到2015年海昏侯墓出土成批的马蹄金和麟趾金,与中山怀王刘修墓出土的黄金相印证,马蹄金和麟趾金的形制才得以明确。马蹄金和麟趾金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腔体口沿外有一圈黄金掐丝纹饰带,口部镶嵌玉片,制作如此精美的黄金显然不可能作为货币流通于市井,应该有其他的特殊用途。早在马蹄、麟趾出现之前,西汉皇帝便有将黄金用于宗庙祭祀的传统,各诸侯王在参与祭祀时同时要上交大量酎金,皇帝则会回馈以马蹄金和麟趾金,这样的宗庙活动不仅有利于中央政权把控国家财政,也加强了各诸侯间的宗族认同。出土的马蹄金和麟趾金底部中心一般铸有“上”、“中”、“下”阳文,以往有学者提出这是不同作坊的代号,而周老师认为这些文字应当代表的是祭祀时器物的摆放位置和组合。
        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出土了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及金器378件,重达128公斤,另还有五铢钱200万枚10余吨,这引发了人们对“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的再度热议。其实,西汉多黄金的认识由来已久。《宋史·杜镐列传》载:“西汉赐与悉用黄金,而近代为难得之货,何也”,顾炎武《日知录》“黄金”条下:“汉时黄金,上下通行”。但实际上,汉代的黄金更多时候只是价值尺度,在赏赐、贿赂和礼聘时并不是真正使用黄金支付,如《王莽传》:“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黄金两万斤,为钱两万万。莽深辞让,受四千万,而以其三千三百万予十一媵家。”这里的黄金为价值尺度,实际以铜钱支付。因此,周老师认为,汉代并没有传言中的巨量黄金,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黄金只是个例,与墓主人刘贺特殊的身份有关,所谓的“西汉巨量黄金消失之谜”实际上是伪命题。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发言踊跃,与周老师就古代货币贸易、鉴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