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明德讲堂M479报道:古代佛像着衣法式

  • 创建时间: 2018-04-28
  • 1449

   2018年4月22日,第479期明德讲堂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举行,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陈悦新教授受邀为学生们来题为《古代佛像着衣法式》的精彩报告。人文学院宋国定教授主持了本场讲座。

 

在佛教艺术中,佛教造像的着衣是表现最为丰富、也是保存最为完整的内容之一。佛经中对佛与僧的着衣有明确规定,说明了它们的缘由、制作、名称、大小、披覆等详细内容,佛像着衣在汉地的变化也可在唐宋汉籍文献中找到线索。陈老师从法式谈起,首先从印度佛经入手,说明制定佛衣与僧衣是为了区别,仿稻田制定割截衣,为三个长方形、分长短条。“三衣”则根据个人肘长度量,并概述了三衣的披覆顺序和方法。接着,陈老师说明,进入汉地(这里指的今天中国的部分地域)以后,佛衣与僧衣变得比印度复杂,并从三衣大小、袈裟的含义、僧祇支与僧衣的变化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在佛衣称谓拟定上,陈老师不仅看图讲解,并邀请同学在现场进行真人演示,更直观的表现出三衣的层次与披覆方式。根据三衣层次,佛教造像或壁画图像中的佛衣分为上衣外覆类与中衣外露类两大类。其中,上衣外覆类分为通肩式、袒右式、覆肩袒右式、露胸通肩式四类;中衣外露类分为上衣搭肘式、中衣搭肘式、中衣直裰式三类。

 

总而言之,印度佛衣与僧衣相同,汉地佛衣与僧衣源一流二,二者的汉化程度不同。根据大量存世的印度和汉地佛教造像的着衣风格,陈老师系统地区分出了佛衣与僧衣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样式。在厘清佛像着衣概念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其演变脉络,为我们认识佛教文化传播与社会历史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讲座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的倾听陈老师精彩纷呈的讲演,并在互动环节积极同老师交流。同学们请教了关于汉地具体地域范围、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哪个汉化的程度更高、钩钮在何时出现、三衣质地的不同、佛教不同派系中佛衣的差别、藏传佛教僧衣有什么不同以及中衣系带的含义等问题,陈老师对同学们的问题一一做出明确回答。

主讲人简介:

陈悦新,宁夏银川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曾先后任职宁夏博物馆、宁夏文物局及北京理工大学,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教授。以佛教考古为主要研究方向,调研多处石窟寺及寺院遗址。著有《5-8世纪汉地佛像着衣法式》,该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表《佛衣与僧衣概念考辨》等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