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21年第11期报道:“自然”在中国——从罗界、伊懋可、杨儒宾的不同观点谈起

  • 创建时间: 2021-06-28
  • 1480

         2021611日星期五上午9时,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21年第11科学与人文讲座在玉泉路校区人文楼教一阶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晋世翔副教授作了题为自然在中国——从罗界、伊懋可、杨儒宾的不同观点谈起的报告,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历史系苏湛副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晋老师以自然一词引出今天的讲座内容。他从《科学在中国》中的一则注释谈起,指出中国缺少自然的概念;并把自然的概念问题抛给了大家,让大家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讲座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内容:第一,晋老师介绍了罗界、席文观点,两位学者提出19世纪之前,中国不需要这样一个词,用来指称物理或客观性存在的宇宙the physical or material universe。第二,伊懋可认为诞生近代科学是不自然的,中国未孕育出近代科学。晋老师从其著作《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分析其模式、特例、观念和结语,认为《大象的退却》一书是伊懋可关于高水平陷阱假设的历史考察。第三,作为中国学者代表的杨儒宾则为罗界、席文背书。杨儒宾认为理的自然意义指理的本质与存在的合一,理的存在是自己决定自己,这种自然可以说是自因说的论述。

晋老师介绍完几位学者对自然一词的解读之后,引出今天的第四部分内容:反向格义。简单地说,传统的格义是以固有的、大家熟知的文化经典中的概念解释尚未普及的外来文化的基本概念的一种权宜之计,反向格义意指晚出的新义术语取代了诠释的主导权,旧义术语的内涵反而是待决定的。回到问题开始,把开头抛向大家关于自然概念的问题重新提出来。

第五,晋老师讨论了历史知识论,即反思事物成为知识对象的历史条件与手段,因此它侧重生产科学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并维持科学知识的方式。以吴秀杰、白岚玲译《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一书为例,该书介绍了宋应星如何去解释他那个时代的技术。只有当我们理解了他的推理方式,我们才有可能揭示出那些与中国历史上的技术以及中国人的知识生成方式有密切相关的信息。通过分析宋应星如何将科学”“技术这些问题纳入书面文化当中,从中窥见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在自然和文化研究中探索理性、真理和信念的方式方法。这些关于工艺和技术的作品目的何在,它们给前现代中国的文化带来哪些影响,它们在前现代中国文化中有怎样的角色,劳作的形式和组织结构如何,匠艺知识与学术求知之间的关系,自然、人的位置、天的位置,所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的复杂纽结,正是该书讨论的内容。

晋老师从熟知的自然概念入手,以阐述国外学者对这一概念的观点为主线,最终落脚于历史知识论。他的讲述以小见大,逐渐展开,深入浅出,内容丰富有趣,并且包含许多前沿研究;不仅让同学们学习了相关学科的知识,而且学习了科学史研究的方法论。讲座结束后,苏湛副教授对之进行了简明扼要的点评,晋老师也解答了部分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图/闫禹宏,文/闫禹宏】

 

【主讲人简介】

晋世翔,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副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科学史研究所(MPIWG)博士后研究员(2018-2020),国际罗吉尔培根研究会(RBRS)会员,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研究领域为科学思想史,科技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