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科学与人文讲座”2018年第11期报道: 宋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博物传统

  • 文/关迪,图/关迪
  • 创建时间: 2018-06-10
  • 3534

2018年6月8日上午九点半,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2018年“科学与人文讲座”第11期在中关村校区S202教室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特邀中国科学院人文学院詹琰教授作了题为“宋代绘画与中国古代博物传统”的演讲。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刘晓教授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工作。

讲座伊始,詹琰老师首先谈到博物传统作为一种本土的地方性知识,几乎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之中,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博物传统与西方博物学相似之处在于博物;不似之处在于博物之后,中国人是为了“修齐治平”成君子,西方人是为了改造自然成霸主。

接下来的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依次为博物学与博物传统、博物绘画、宋代绘画与博物传统(花鸟画,山水画)、博物君子也。

    在第一部分,詹琰老师讲解了“博物学”和“博物传统”这两个概念。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是曾经盛行于欧洲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西学东渐时期西体中用思想的指导下,国人将“natural history”译为“博物”,开启了“中国近代博物学”。以博物译“natural history”,虽是基于二者的相似性:都包含关于自然的学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近代博物学从根源上来讲是一种尝试融合中学的西学学科,与中国传统博物差异很大。在中国的典籍里,博物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昭公元年》,“晋侯闻子产之言,曰:‘博物君子也’”。此处的“博物”用以称赞郑国大夫子产见识广博。再结合自《诗经》开始的“多识于鸟兽草木虫鱼之名”的儒家传统,晋代张华撰写的《博物志》开启的博物类著作等等,可以看出,“博物”一词是中国特有的文体和文化概念。综上,简要来讲,“博物”一词在古代中国,既包含对大自然的认识,也具有相当强的人文色彩和包容性。

在第二部分,詹琰老师首先介绍了博物绘画的概念。它是人类通过绘画技巧,对自然事物进行描摹,图像化的记录观察到的自然世界的活动。博物绘画的民族地方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描绘的对象是具有地方性特色的动植物、绘画的技法展现出浓郁的民族性艺术审美。随后,詹琰老师通过展示大量中西方绘画的图片资料,进一步说明博物绘画的总体情况和地方性特征。如西方的生物科学绘图,中国的《梅花喜神谱》、《本草纲目》等。

在第三部分,詹琰老师首先解释了选择宋代绘画的原因。因为宋代是中国本土文化的最高峰,其艺术范式成熟、写实特点突出。随后通过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王维的《雪溪图》、荆浩的《匡庐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徐渭的《黄甲图》等,向同学们展现了隋唐五代至宋代的绘画情况与特点。

在第四部分,詹琰老师简单梳理了宋明理学的儒家传统,剖析了“格物致知”的三种方法,并指出以宋明理学作为思想根据,以格物穷理作为方法指导,是中国的博物传统通向君子之道的动因所在。

最后,詹琰老师总结道:西方博物着眼于认识更多的物种,发现自然、改造自然,扩张以及侵略;而中国古代的博物传统是:博物,君子也!

报告结束后,詹琰老师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关迪,图/关迪】

【主讲人简介】

詹琰,1973年2月出生,陕西西安人,2003年获莫斯科国立工艺美术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从事科学传播研究,在该领域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兴趣包括科学与艺术、视觉与科学传播、科学文化、网络传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