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人文学院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精神”——考古系学生学习感想摘选

  • 文/ 谷天旸、欧阳辉勇、李悦旋
  • 创建时间: 2023-04-19
  • 2519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为响应二十大号召,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2023年4月10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委考古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全系师生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精神”系列学习活动,考古系同学积极撰文表达学习感想,现摘选3篇如下。

平和态度面对百年激荡

——观李佩先生生平事迹有感

文/ 谷天旸

通过集体观看视频,了解三位科学家的先进事迹和人物生平,我对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产生了更为丰富的认识。

李佩先生

与其他两位矢志不渝、献身研究事业的老科学家的经历略有不同,李佩先生的人生充满了跌宕起伏,透过短短的采访和影像记录来领略她跨越百年的丰富人生经历,仍然能够体会到这位教育工作者的坚强与伟大之处。

过去大多数人其实对李佩先生的身世及其所做的工作了解不多,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她作为“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遗孀的这重身份,在以往的访谈活动中,她也更多地是向人们分享郭永怀先生的伟大事迹。但在这重身份背后,我们不难看出她坚强而平和的性格和品质,在郭永怀先生不幸牺牲之时、自己接受政治审查和劳动改造之时、以及晚年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之时,这些常人看来极为痛心且难以忍受的灰暗时刻,李佩先生都表现得极为镇定且克制,她坚强地面对着人生中的重大湍流与波折,显然,任何困境和挫折都无法阻挡她坚定的步伐。

她是“中科院最美的玫瑰”,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缩影和典型,无私地燃烧着自己的精力和体力,教书育人,为学生开辟获取知识的道路,在平凡的讲台上塑造着一个个伟大的奇迹。十年浩劫之后,李佩在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担任外语教研室主任,为了弥补当时国内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短板,她自己编写教材,到处寻找能够教学的老师,开设英语补习班,用自己丰富的语言学知识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因为她对英语教学方面所作出的重要改革,被称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之母”。数年间,李佩一直站在讲台上,奋战在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为了帮助当时优秀的学子走出国门到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她不仅身体力行地投身英语教学工作,还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在没有托福考试这样公认的英语水平测试的年代,李佩先生自己出题,由李政道先生在美国选录学生,当时她的签名成为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有力证明,为广大学生到海外求学铺平了道路、引领了方向。

这位坚强的老人不断地和时间赛跑,70岁开始学用电脑,80岁左右还在给学生上课,81岁创办闻名遐迩的“中关村大讲堂”,邀请各路名家学者为学生授课,整整十三年坚持每周出席,被人称为“中关村的明灯”。她一生清贫节俭、淡泊名利,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和科研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晚年时还将自己毕生的积蓄和所使用过的物品尽数捐出,用于鼓励学生读书和发展教育事业,许多如今在学术界各领域闪闪发光的院士、学者,都曾是李佩先生的学生。

这位跨越世纪的教育工作者,用她平和的态度走出了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镌刻下不朽的光辉记忆。

科学家精神永远闪耀

文/欧阳辉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为响应二十大号召,弘扬科学家精神,2023年4月10日下午,在人文学院考古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尚雪同志的主持下,我参与学习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精神”系列活动,期间学习到数学家吴文俊先生用毕生精力拓宽数学的广度和深度,吴先生的传奇人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吴文俊先生

吴文俊1919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恩师陈省身的建议下只身赴法,留学期间他始终关心祖国的前途及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最需要人才之际毅然决然回国报效,这种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在任何时候,尤其是那样特殊的年代显得尤为可贵。

吴文俊先生是中国数学界的泰斗,也是国际数学界的大家,在拓扑学、数学机械化、中国数学史等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拓扑学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之一,被法国数学家狄多奈称为“现代数学的女王”,其难度可想而知。留学期间,在两位数学大师对拓扑学的一个难题争论不休时,年轻的吴文俊不惧权威,得出两位大师的结果均正确的重要结论,由此产生的数学关系后来被称为“吴公式”,此外,他还提出吴示性类与吴示嵌类,这些重要成果不仅大大发展了现有理论,还促进了一系列重大应用与新研究领域的诞生,极大地推动了拓扑学的发展。吴先生在研究中充分展现出了不惧权威、不断追求真理的治学精神,令正就读研究生的我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之后,吴先生对长期以来的中国古代数学投以更多的注意,他的研究指出,不同于西方欧几里得公理化的演绎推理体系,中国古代数学是与之平行的另一条现代数学发展源头,中国古代数学是以机械化的解答方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法大全,基于这种数学机械化思想,吴先生提出了用计算机证明几何定理的“吴方法”,将数学家从繁复的人工演算中解放了出来。吴先生的研究不仅开创了“数学机械化”这一中国人原创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中国数学史的发展起着正本清源的重要作用,掀起了国际上对中国数学史再认识的新高潮。在开创数学机械化期间甚至成功之后,学界对吴先生的工作始终存在着不理解的声音,但他清楚地明白,要想更好地在世界立足,中国人就必须抓住现代计算机迅猛发展的机遇。吴先生的眼光至今来看仍极具前瞻性,他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也激励着包括我在内的广大科研学子。

吴文俊先生曾和华罗庚、钱学森一起获得第一届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1年又和袁隆平院士一道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但他始终牢记自己是数学家、科学家的身份,对这些荣誉、名利看得很轻。此外,尽管在数学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吴先生仍保持谦虚与感恩,他在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说:“我们是踩在许多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的肩膀上才上升了一段。应当怎么样回报老师、朋友和整个社会呢?我想,只有让人踩在我的肩膀上。”也充分体现着老一辈科学家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遗憾的是,吴先生于2017年5月7日离开了这个世界,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入了解了吴先生的生平,吴先生灿烂的一生、熠熠生辉的科学家精神深深触动着我和像我这样的科研学子,我真切以为吴先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印记永远留存并不断发展着,纵使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飞鸿同风起,扶摇九万里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精神”学习活动心得

文/李悦旋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本次“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科学精神”学习活动使我领略了以俞鸿儒院士为代表的我国科学家的创新精神、求实精神、奉献精神与育人精神。

俞鸿儒先生

俞鸿儒院士用追求真理、严谨治学、淡泊名利、不畏艰难的品格,奏响顽强拼搏的时代乐章,将一生的心血都倾注给了激波管与激波风洞研究。他发明了爆轰驱动方法,指导建成了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激波风洞JF12,使我国激波风洞研发水平达到国际前沿。

1.矢志报国为民

1946年,俞鸿儒考入同济大学数学系。彼时时局混乱,学生运动不断,俞鸿儒也积极参与其中。1956年,中国科学院公开招考研究生,受钱学森先生回国的感召,俞鸿儒报考力学研究所,成为郭永怀先生回国后的第一批学生。俞鸿儒院士回忆,郭永怀先生强调回国是为了给国家的科学事业做铺路石,希望他的学生也要有这种思想准备。

对于我国亟待发展的航空航天事业而言,高性能、大尺寸的高超声速风洞是不可或缺的。俞鸿儒院士正是秉承着至诚报国的信念,夙兴夜寐将身心交付于激波管、激波风洞的技术研究,将复现高超声速激波风洞JF12的有效测试数据提升至位列世界第一的100毫秒。这100毫秒短暂而伟大,是俞鸿儒院士用近六十年的时间向自己、向国家交出的一份答卷。

报国为民,是俞鸿儒院士一生不变的奋斗底色。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正是我国一代代科学家的使命担当。

2.敢于创新创造

国际普遍使用的风洞建造方法价格昂贵,技术复杂,而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不可能支持效仿国外路线的研究。郭永怀与俞鸿儒认为一定要尽力去发展适合国情的实验方法。这意味着现成的方法行不通,只能开辟全新的研究路径。

凭借永攀高峰的创新精神、敢为人先的自信勇毅,俞鸿儒院士决意带领团队闯一闯那条“死路”,“炸”出了一条新路——氢氧燃烧驱动激波管。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俞鸿儒院士在一次采访中强调:“科学研究最关键的是人,是创新,而不是钱。有创新,再穷也能用自己的办法做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工作。没有创新,再多钱,仿制国外再多的先进技术也是赝品,做不出真正有价值的科学成果。”只有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才能在科研中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国际科学界发出属于中国的声音。

3.接力精神火炬

几十年的科研实践,使俞鸿儒院士深深懂得,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排头兵。他始终记得郭永怀先生的教诲,要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他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搞风洞建设,搭了一个戏台,今后戏唱得好不好就要看年轻人了。”

俞鸿儒院士一面继承前辈钱学森和郭永怀敢为人先科学精神和踏实严谨的科研作风;另一面又悉心栽培后辈,甘当人梯,坚持传递知识薪火,为我国科研创新工作注入不竭的动力。几十年来,他培养了多位硕士和博士,现在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已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事业中担负重任。他还在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并大力支持这些单位的力学学科建设,推动了中国高校的力学教育发展。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俞鸿儒院士的事迹使我深深懂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要把自己的理想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敢于迎难而上,走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更要继承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的科学家精神,要有孜孜以求的科学信仰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将科学家精神融会贯通在平时的生活与学习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努力攀登科学高峰,让青春在奋斗和奉献中绽放光彩